专业的仓配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商

查货跟单:0755-85269909
我国物流与供应链信息化的发展特点
发布时间:
2021-07-21 14:05
来源:
百路驰供应链
我国物流与供应链信息化的发展特点:
1、国家高度重视物流与供应链数字化建设
2020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鼓励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为支撑,搭建供应链、产融对接等数字化平台,提升中小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同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智慧物流,积极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建设,加快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推进新兴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应用,提高仓储、运输、分拨配送等物流环节的自动化、智慧化水平。
2“新基建”奠定行业数字化发展基础
“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重要战略部署, “新基建”作为数字经济基础保障地位得到凸显。在“新基建”的助力下,围绕物流供应链、产业链的相关企业数字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数据的跨界融合应用。
部分龙头企业已经通过对数据的存储、挖掘、分析和使用实现价值转移,开展运价预测、信用评价、运费垫付、小额贷款、金融保理、消费白条、车后商城等基于业务数据的增值服务并实现盈利,完成了物流行业由“作业产生价值”向“数据产生价值”的路径探索,为进一步提升行业高质量服务水平,构建智慧物流生态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物流行业平台化转型趋势明显
伴随着技术进步与模式创新,物流行业的内部管理、运营模式、生态建设方面呈现出平台化发展趋势。在企业业务层面,产品化、标准化的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订单管理系统(OMS)的应用逐渐成熟,实现了企业业务的平台化管理和信息互联互通,破除信息孤岛。物流园区也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向服务型、功能型、智能型的新模式转型,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数字化和平台化管理。物流软件服务商通过SaaS服务的模式从原来的产品服务提升为平台服务。物流硬件服务商也通过平台模式提供定位、ETC、主动安全等服务,助力中小物流企业快速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运营模式方面,81%的传统物流企业有意愿转型或拓展物流平台业务以提升社会化运力整合能力和运输透明化管理能力,有效拓展业务规模,实现降本增效。在生态建设方面,平台型物流企业依托交易数据建立以“承运”为核心的生态体系,油品、保险、金融、后市场等服务平台应运而生,构建良性生态圈。
4、网络货运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经过5年的发展,物流平台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2016年相比,能实现在线交易的物流平台占比由9%提升到80%,同时在交易类平台中,网络货运平台占比高达90%。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数字时代,网络货运平台作为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代表,在数据存储、分析、使用等方面均走在行业的前列。科技型网络货运平台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驱动下,依托交易数据优化资源配置,进行智能定价、就近派车、路径优化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有效实现企业降本增效。
5、智能物流技术应用取得新成果
在自动驾驶方面,百度、美团等多家企业开放道路测试,智能网联汽车已经实现在园区内的“半开放化”运营,是“5G+车联网”技术在运输领域创新应用成果。在数字化仓储方面,部分快递企业通过5G、AI、识别和传感器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自动化打印、贴单、称重、建包、分拣等库内作业,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以适应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对快递物流提出的时效要求。
在“中国制造2025” 战略方针的推行下,“家电黑灯工厂”投入使用,其打造的“人机协同,群智开放”的智能物联新模式,大大提升生产与库存效率。此外,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提单系统也首次应用于跨境远洋运输,实现技术与航运生态的有效结合。
6、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取得新进展
2018年,商务部、中物联等8部门出台《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并于10月公布了55个试点城市和266家试点企业。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工作,部分城市和企业的供应链优势培育取得新成效,供应链效率效益得到新提高,供应链安全稳定达到新水平,供应链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在促进供应链协同化、标准化、数字化、绿色化、全球化发展,着力构建产供销有机衔接和内外贸有效贯通的现代供应链体系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电商仓储,仓储物流,仓配一体化,云仓服务,快递物流